时间:2018-08-10 22:16 来源:http://www.tsinghua999.com 点击:
领导梯队的各个阶段常见问题及一线观察相关课程
清大厚德智慧女性高级研修班 |
卓越财务总监高级研修班 |
高级人力资源总监(HRD)高端班 |
经济管理与创新人才CEO高级研修班 |
营销管理与创新实战(CMO)高端班 |
充分了解每个阶段,有助于掲示隐藏在每一个层级中的领导力问題,也为这些问題的解决提供了办法。公司常常 意识不到,各级领导者之所以没有充分展示他们的领导才能,是因为公司没有知人善任。公司往往注重
管理岗位的
财务考 核指标,而不是领导技能、时间
管理能力和工作理念。其结果是,事业部总
经理花大量的时间去争取客户,而不是制定有 效的业务发展战略。或者,事业部总
经理的上司一一集团高管,从不关心下属的工作理念是什么,以及这些理念与他的工 作是否匹配,当这位事业部总经理的战略出现失误或者未能达成目标时,也不会唯他是问。
如果公司敏锐地意识到这些领导力发展阶段,领导力发展问題就能很快被发现,领导者的能力也就能够得到正确 的培养。当一位新任事业部总经理仍然固守先前的工作方式,把面对面销售看得比什么都童要,没有培养出新岗位要求的 关键领导技能时,这种情况很快就会被发现。针对这些问題,可以制订出一个有效地培养计划。与此同时,他的直接上司 一一集团高管,也被要求承担培养职责,指导他学会如何制订战略计划并有效地分配时间。
通过建立六个领导层级的合适的领导力标准,公司能够加速领导人才的选拔、培养和继任工作。领导者可以清楚 地知道现任岗位和下一个层级之间的任职资格差距,清楚下一步需要接受的
培训和岗位锻炼,以及现任岗位领导力发展不 足带来的危害。领导力发展阶段还有助于
人力资源部门制订领导人才
培训方案,有针对性地提升领导人才的领导技能、时 间管理能力和工作理念,而不是依赖昔及式的培训顶目。此外,领导者为晋升到下一个领导层级所做的准备能够得到清晰 的识别,而不是笼统地与现任岗位的业绩表现混为一谈。这种模式为公司提拔领导人才提供了客观的标准。无须完全考虑 现任岗位的业绩表现、人际关系和个人偏好,领导人才就能够获得晋升。当一位领导者在现任岗位上驾轻就熟并表现出更
高层级的某些领导潜质时,公司就可以提拔他。领导梯队模型为组织提供了一种铡评领导者能力与岗位匹配度的工具,让 不合适者走开。
领导梯队模型还创造了三方面的价值:一是减少领导者的精神压力。当一位领导者被破格提拔到新的领导岗位 时,由于缺乏相应的领导技能、时间管理能力和工作理念,导致工作压力巨大。如果釆用领导梯队模型,就不会出现跨越 式的晋升。二是领导者的晋升速度比较合理,频繁调动不利于培养必要的领导能力;反之,长期在一个岗位工作,不走出 “舒适区”,也不能培养出新的领导才能。领导梯队模型提供了一套铡量标准,评估领导者是否为晋升做好了准备。三是 领导梯队模型缩短了通常的领导人才成长为集团髙管的时间跨度。这种模型清楚地定义了从一个层级晋升到更高层级需要 做好哪些准备,一旦完成在某个岗位的历练,立即擢升到新的岗位,绝不虚度光阴,浪费他们卓越的领导才华。
单从人才管理的角度来看,领导梯队模型最大的贡献在于公司不需要从外部引进人才来支持公司的发展。公司完 全可以从员工开始各级领导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建立起自己“人才辈出”的领导梯队。
常见问題
间:领导梯队模型能够覆盖公司中的每位员工吗?
答:在我们合作过的公司中,这个模型大概覆盖到80%~85%的职位。因为领导梯队模型最初是为业务部门管理人 员晋升设计的,公司中的很多职位,典型的是一些高级别专家或许幷不适用这个模型,包括战略分析师、税收律师、福利 设计师、保险专家和财务专家等,当然,这个模型对他们的职业发展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问:我是一位专家型人才,如果想要进入业务部门的领导岗位,我应该做些什么才能有机会进入领导梯队?
答:专家型人才通常负责全公司某方面的具体专业性工作。如果对商业运营缺乏深刻的理解,他们就需要努力提 升这方面的能力,学会领导一个技能和背景多元化的大团队。你如果真想进入业务部门,最好在职业生涯早期就从事业务 工作。必要的话,你还应该接受由于岗位调整带来的降薪,以及放弃专家岗位带来的自豪感,从零做起,这对于你从专家 型人才转型为业务型领导至关重要。
问:如果我们公司或者业务层级与这个模型不吻合,我们可以釆用它吗?
答:能够与领导梯队模型完全吻合的公司很少。我们建议贵公司不必生搬硬套这个模型,而是合理运用其核心原 则和思路。例如,很多公司的市场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没有所有的阶段。
营销副总可能不得不同时兼任市场部总监。在这 种情况下,无须为了套用这个模型而去“削足适履”。
问:建立一个人才辈出的领导梯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答:以下是我们观察到的三顶最大的挑战。
(1) 公司未能及时地觉察到,领导者在错误的工作理念驱使下,努力地做本应下属做的工作。虽然他们比下属做 得又快又好,但这会导致他和下属的领导能力都得不到发展。
(2) 公司并不要求各级领导者培养下属,尽管每位领导者都希望能……所以对培养下属感兴趣。
(3) 公司高管把所有的日桐都花在今天的产出上面,而没有着哏未来,这将导致公司无法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问:如果我没有经历过某一个领导力发展阶段,要如何补救?
答:很多在财务或者人力资源部门工作的领导者没有机会经历完整的领导力发展流程,他们同样获得了成功。你 需要首先评估自己在现有岗位是否完全胜任。如果不胜任,就需要仔细分析自己缺乏哪方面的能力。如果是由于在前一个层级的锻炼不够充分,那么就请求你的上司或者人力资源部帮助你弥补这个缺陷。(如果不是的话,你就要对本书中涉及 你错过的那个阶段格外认真了。)
问:领导梯队模型与公司的胜任能力模型相关性如何?
答:胜任能力模型被广泛应用,我们需要有效地解释它。不幸的是,胜任能力模型没有体现出层级差别,“一刀 切”的模型带来了严童的弊病。我们建议贵公司把胜任能力模型与各层级的工作要求结合起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这将提高贵公司胜任能力模型的实用价值。如果胜任能力模型与实际工作缺乏联系,那他们的价值何在?我们注意到,在 〃大多数公司,业务主管们经常忽略胜任能力模型,因为这与他们的实际工作没有明确的相关性。
一线观察
领导梯队的规模取决于公司的规模。每个公司都有“一揽子”领导工作,大公司的大,小公司的小。基于我们与 不同规模公司的合作,我们发现在大公司中新旧职位之间的“突破点”更多,所以领导梯队模型需要进一步展开,从而和 公司的规模相吻合。
领导梯队模型不分国界,对于发达国家快节奏、极度成功的公司和发展中国家的公司都有帮助。领导梯队中的各 个阶段以及各个阶段的需求,都是通用的。
阶段的个数因公司而异。有些公司有六个阶段,有的有七个阶段,也有的是四个阶段,但领导梯队模型的基本思 想是一致的。我们发现因为我们列出了六个阶段,人们容易把六个阶段当作公司的昔适状况,但事实并非如此。领导梯队 模型应该得到适当的分化,并均匀调整各个层级的间距。
公司经常存在领导职位过多,但领导力不足的状况。我们发现领导梯队模型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人突出意识到 “多领导综合征”的存在。它指出公司应当怎样以提升至领导角色的方式奖励优秀的个人贡献者。技术能力强的人应当获 、得一个头衔,领导几个人并获得加薪,但他们仍然应该把大多数时间用在技术性工作上。
界定一个技术人才的发展轨迹,也是个很好的想法。考虑到前边提到的几点,我们发现技术能力强的人也应当有 自己的晋升轨迹,幷同时获得加薪。定义一个技术人才的发展轨迹,幷不是什么难事◊实际上,这个发展轨迹早已存在, 只是使用得不够广泛。这个发展轨迹为那些没有领导能力或者不想做领导,同时又想接受更大挑战取得更多报酬的人,提 供了一个很好的选择,它确实对领导梯队建设的畅通很有帮助。
职能部门主管以及更高级别的领导更应该着哏于未来。正如我们前文已经提到的,着哏未来的工作很难,但却是 保证长远成功的必然要求。一味囿于解决当下的问題,将耗尽领导者的时间。职能部门主管以及更高级别的领导者应该把这些问题交给下属,以腾出自己的时间去应对未来的挑战。
上一篇:
领导梯队模型在小公司的应用
下一篇:
个人贡献者的能力越来越强,期望越来越高